大连采煤机的工作原理

2025-08-14 19:53:00

采煤机的工作原理 


采煤机的工作原理围绕 “动力驱动 - 截割破煤 - 煤块输送” 三大核心环节展开,通过各系统协同运作,将井下煤层高效转化为可运输的煤料,其本质是利用机械力突破煤体结构强度,同时配合辅助系统保障作业连续。

首先是动力传递系统的驱动逻辑。采煤机通常以井下高压电缆(电压多为 3300V 或 1140V)为电源,通过防爆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。电机输出的动力经减速器(采用齿轮传动或行星传动结构)降低转速、提升扭矩后,分别传递至两个关键执行部件:一是牵引机构,驱动采煤机沿刮板输送机的导轨往返移动,实现沿工作面的连续推进;二是截割滚筒,带动滚筒以 30-50r/min 的转速高速旋转,为破煤提供核心动力。部分大功率采煤机还会配备液压系统,通过液压泵输出高压油,控制滚筒升降、机身调平等动作,适配不同煤层厚度。



其次是截割破煤的核心过程。截割滚筒表面装有呈螺旋排列的硬质合金截齿(硬度可达 HRC60 以上),当滚筒旋转时,截齿以一定的切削角度切入煤层。截齿尖端的高压(可达数百兆帕)会破坏煤体的内部结合力,使煤层碎裂成小块;同时,滚筒的螺旋叶片会随旋转产生轴向推力,将破碎后的煤块沿叶片导程推向刮板输送机的溜槽内。为提升破煤效率,滚筒设计通常采用 “双螺旋” 结构,左右两个滚筒分别向中间输送煤块,避免煤料堆积在机身下方,确保截割与输送同步进行。

然后是辅助系统的协同配合。冷却系统通过水泵将冷却水输送至电机、减速器及截割滚筒,吸收机械运转产生的热量,防止部件因高温损坏;喷雾降尘系统则在滚筒附近喷洒水雾,抑制截割过程中产生的煤尘,改善井下作业环境。此外,采煤机的行走速度(通常为 0.5-5m/min)可根据煤层硬度调节 —— 面对硬煤层时降低速度,确保截齿充分破煤;软煤层则提升速度,提高作业效率,整个过程通过操作员控制手柄或自动化系统实现精准调控。

从电能到机械能的转化,再到截齿与煤层的物理作用,采煤机的工作原理本质是多系统协同的 “能量传递 - 做功破煤 - 物料输送” 过程,每个环节的精准配合,实现了井下煤层的机械化、高效化开采。